法租界老洋房里的前尘往事

简约的镜子
上海法租界于1849年开辟,1900年经历小幅扩张,1914年开始大规模扩张成立法新租界,1920年代发展成上海最高级的住宅区。1943年7月30日,汪精卫政府收回法租界,法租界历史宣告结束。梧桐成荫,洋房林立,这里历史上曾经是上海乃至东亚最高级的住宅区。一栋栋错落有致的花园洋房,留下了当年上海滩风流人物的多少前尘往事,是老上海的缩影。让我带你漫步法租界旧址,探寻老洋房的故事。
武康路
让我们从位于淮海中路1842-1858号的武康大楼开始吧。武康大楼原名诺曼底公寓,这个名字,是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艘战功赫赫、却被德国潜艇击沉的法国战舰“诺曼底”号而取的。这个建筑的造型很特别吧,它是上海最早的一栋外廊式公寓,由旅居上海的匈牙利杰出建筑师邬达克设计,1924年由万国储蓄会出资兴建的。
武康路113号这座德式花园洋房,由一栋主楼、两栋辅楼及花园组成,是1955年经陈毅市长特批给文学家巴金的别墅,巴金在这里居住了整整半个世纪,是他居住时间最长的寓所。1950年代,巴金在这里接待过学者萨特、波伏瓦,以及他的朋友沈从文、曹禺、柯灵、唐弢等。在这里,巴金写下了许多流传于世的优秀作品。此建筑始建于1923年,改建于1948年,最初的房主是英国人毛特宝•林海,后曾是前苏联商务代表处。
武康路40弄1号是唐绍仪旧居。这座西班牙风格别墅建于1930年,建成时是义品银行产业,1933年是中华民国驻挪威公使诸昌年寓所,以后是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居所。解放后是上海市高级干部住所。1938年9月30日,唐绍仪在家中被三名装扮成古董商人的杀手刺杀死亡。
武康路40弄4号是近代著名医学教育家、公共卫生学家颜褔庆旧居。这座英式花园别墅建于1923年,颜福庆曾居住于此。他先后创办了湘雅医学专门学校(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)、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(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)、中山医院等医学教育及医疗机构。
五原路288弄3号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故居。张乐平于1950-1992年在此居住。五原路288弄的三幢别墅,过去是粤系军阀代表、中国国民党一级上将陈济棠的私邸。1950年,张乐平一家被分配到三号楼的二楼居住,他们楼下的邻居,是著名演员上官云珠的堂兄韦布。在这幢房子里,张乐平画下了《三毛翻身记》、《三毛迎解放》、《三毛今昔》等作品。1989年台湾知名女作家三毛来上海探望义父张乐平,就居住在此。
复兴西路44弄的玫瑰别墅,是1940年由孙中山儿子孙科的二夫人蓝妮开发的。共七幢风格各异、颜色不同的别墅,内部全采用德国进口材料。五月份我去上海时,这里正在维修。
蓝妮是出身名门的上海滩名媛,苗族,非常漂亮有才华。由于父亲出事、家道中落,被迫嫁入豪门。在她23岁生了3个孩子后提出离婚。后来在社交场合遇见孙科并成为其秘书。已婚的孙科摆酒席承认蓝妮是他的二夫人。蓝妮50岁时与孙科分手,赴香港投奔子女,后移居美国,1990年回上海,就住进这幢粉红色的别墅,在此低调安静地度过了她的余生。
淮海中路1610弄2号是蒋经国旧居。1948年,蒋经国推行币制改革、发行金元券、开展“打老虎”运动,就住在这里,这些行动都以失败告终。这幢西班牙式别墅由远东公司建于1942年。90年代初,一个香港人以70万元买下此楼,转手以100万元卖给一个台湾人
美丽而宁静的街道,令人神往。
武康路
地址:徐汇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