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浪新闻

创建文明城市,让金华更美好

新浪新闻

关注

11月20日,中央文明委在京召开2020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,对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、文明村镇、文明单位、文明家庭、文明校园等进行授牌表彰。会上,金华市以全国第三的优异成绩,被授予“全国文明城市”荣誉称号。

16年,驰而不息久久为功;这3年,拼争抢创善作善成。金华连续两年获“全国第一”,最终以“全国第三、全省第一”的好成绩高水平打赢文明创建荣誉战。这是金华人民的共同荣耀,更是金华发展历程中值得铭记的重要时刻。

2004年以来,金华贯彻“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,争创全国文明城市”重要指示精神,坚持不懈抓创建,先后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、国家卫生城市、国家双拥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,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2018年,第六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启动以来,金华瞄定“高水平创成全国文明城市”目标,高处着眼,开展顶层设计大谋划,构建创建“四梁八柱”;难处着力,开展城乡环境大整治,实现城市颜值大蝶变;细处着手,开展精神文明大提升,实现城市气质大升华;远处着想,推动体制机制大创新,实现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。

金华,好一座“崇德向善、文化厚重、和谐宜居、人民满意”的全国文明城市!

让人心向往之。

顶层设计大谋划 

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,要上接天线,下接地气,不仅要全面落实测评体系各项内容,还要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应用。创建首年,金华从科学构建顶层设计入手,搭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“四梁八柱”,并在3年创建周期中,一以贯之,一抓到底。

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上,金华市委、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发出动员令——

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场荣誉之战、攻坚之战、全民之战,是新时代赋予金华的光荣使命。要以首战当决战的决心、信心和实际行动迎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场大考,当好新时代金华答卷人。”

金华迅速成立最高规格领导小组,书记、市长共同领衔担任领导小组双组长,副书记负主责,各级各部门把创建作为“一把手”工程来抓,形成以“市为主导、区为主体、部门镇街负主责、社区群众为主力”的大创建格局;出台“一个规划”“双十行动”“三个办法”和38个配套文件。《金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规划(2018-2020年)》,回答了“金华创建做什么?”“双十行动”分别针对城乡环境“脏乱差”和弘扬精神文明“真善美”开展《城乡环境整治十大提升行动》《精神文明建设十大提升行动》,精准施策,给城市“洗脸洗心”,突破创建重点难点。

“创建周期长任务重,还需要一套高标准的考核办法来监督和助推。”金华市创建办负责人说,金华出台《关于市直部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考核办法》等考核办法。从市直部门、县市区到具体岗位,统统纳入考核,责任到人。为营造“比学赶超”的气氛,金华创新督查考评机制。实行市区联动交叉考评;研发“智慧创建”信息平台和督考系统;每季颁发“骏马奖”“蜗牛奖”;每月评出“红黄”榜。让先进优秀的受表扬,让落后退步的“红红脸、出出汗”。

与此同时,金华大力营造浓厚创建氛围。本地主流媒体开辟《创建在行动》《记者观察》《正风问效》等专题专栏;推出“十路记者直击创建一线”等专题采访报道,做到了主流媒体天天“有版面、有报道、有声音”。每年两次开展“心连心、共创建”活动,党员干部进门入户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万份、《金华市民文明手册》150余万份,推送文明创建公益短信2500余万条。

从线上到线下,“创建”成为金华人的主题词。3年来,金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舍小家、顾大家,敢担当、讲奉献,齐心协力打赢这场荣誉之战、攻坚之战、全民之战。256个部门领导班子带头,4万余名党员干部、社区工作者连续奋战在创建一线;交通警察栉风沐雨维护出行秩序;环卫工人起早贪黑清扫城市角角落落;17万余名志愿者活跃在大街小巷……

城市颜值大蝶变

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为人民。城市是人民的,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,让群众过得更幸福。

3年来,金华紧盯百姓的衣食住行,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,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十大整治行动,打造环境优美、和谐宜居的精品城市。对标测评标准和群众满意两大标准,按照“一流的现场环境、一流的体制机制、一流的典型经验”创建要求,深入开展“十大标杆、四百示范”项目“晒拼创”和精品示范项目“晒拼创”,一批城市客厅、文明示范社区、文明村镇、文明示范市场等一流的项目在创建中蝶变。

城市客厅是一座城市的形象“窗口”。婺州古城是金华城市文化的源头,也是金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载体。金华把婺州古城作为十大创建标杆项目,对标全国一流的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打造。万佛塔成功复建,以99.99米的高度和雄姿重现了风采。

站在万佛塔上俯瞰,所见如现代版“清明上河图”。古色古香的八咏路游人如织、焕然新生的酒坊巷成为网红、巧夺天工的中国婺剧院美轮美奂、雄跨三江的彩虹桥犹如长虹卧波气势如虹、高楼林立的多湖中央商务区横空出世引领经济腾飞……

“山—水—城”交融,“人—景—居”共存。跨过婺江一路向南,294万平方米的湖海塘生态公园映入眼帘。这里是鸟类栖息的安全居所、孩子们嬉戏的欢乐海洋、老人们休憩的美丽花园、年轻人锻炼的生态操场。

一座城市的颜值,既要“面子”亮,更要“里子”好。金华把文明社区创建作为市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。围绕“功能最完善、邻里最和谐、环境最优美、空间最有序、卫生最整洁”目标,全力开展社区“十大顽疾”(消防通道堵塞、车乱停、“牛皮癣”小广告、流动摊贩、乱设广告牌、楼道堆积、毁绿种菜、乱晾晒、线乱拉、垃圾桶缺盖破损脏乱)整治。市区123个社区全部创成文明社区,其中50个社区被评为文明示范社区。

“创建之后,房租都涨了。”金东区多湖街道下渎口社区党支部书记盛素录高兴地说,通过创建,小区从“脏乱差”小区蝶变为“开放式别墅区”。楼房鳞次栉比,庭院一户一品。3年来,金华一大批老旧社区(小区)蜕变为宜居社区。

全民参与,全域共建。金华坚持城乡并重,注重把城市创建先进经验推广复制到集镇农村,文明村镇,精品示范村(居)、文明示范乡镇遍地开花。2019年,金华市区共创建536个文明达标村、245个示范村,2020年已创成100个“精品示范村(居)”,安地、琅琊、洋埠等一批村镇旧貌换新颜。

金华城乡面貌焕然一新,市民幸福感、获得感显著增强。空气质量在长三角41个城市名列第6名;江河干流断面水质并列全省第一,六捧五水共治“大禹鼎”;连续14年被省委、省政府授予“平安市”;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了中高收入国家水平……

城市气质大升华

金华美,最美风景是文明;文明美,最美基因在文化。对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来说,最持久、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。

3年来,金华紧盯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,抓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凝魂聚气、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,把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向往作为奋斗目标,深入开展了精神文明建设十大提升行动,建设崇德向善、文化厚重的文明高地。

走在金华公园广场大街小巷,城市标识、文明创建标语、公益广告随处可见。八婺团结塔、核心价值观长廊、“百福之路”成为最美风景线。“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入眼、入脑、入心。”市民杨先生多次带孩子参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园,他说教育熏陶要从小抓起。

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,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。从浦江郑义门孝义传家千年,到“一城五人”感动中国,金华的时代英雄辈出,既有“时代楷模”的榜样引领,也有“最美人物”“身边好人”的大量涌现。

驻金某部年轻战士王亮危急时刻用2分多钟救出一家四口,被称为“教科书式的救援”;永康九旬老人倪德藏不顾个人安危,跳入河里救出落水儿童,成为最年长的“金华好人”;浦江辅警石丁丁多次救群众于危难中,在值班备勤期间突发脑溢血离世后,其家属又做出无偿捐献器官的决定,挽救了4名患者生命,让2名儿童重见光明……

创建以来,金华坚持文化为民、文化惠民理念,以城市精神增添城市魅力、文化地标提升城市品位、文化生活升华城市气质。文化,不仅丰厚滋养着金华城市的底蕴,更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新高度。

燕尾洲,被称为金华的“火腿心”。三江交汇处,聚合了金华最重要的文化地标——中国婺剧院,每年至少上演100场剧目。今年,婺剧和世界文化遗产杭州西湖、良渚文化遗址等一同入选首批20项“浙江文化印记”,成为当之无愧的“浙江骄傲”。

在燕尾洲不远处,是金华近年来着力打造的璀璨文化地标——金华之光文化广场。作为金华现代科技文化的集聚地,广场集“城市之光——城市展示馆、科技之光——科技馆、生活之光——青少年活动中心与市民活动中心”于一体,总投资超10亿元。

“城市展览馆可以让孩子读懂金华的历史,科技馆可以让孩子了解科学的奥秘,不仅自己家的孩子爱来这里,外地亲戚朋友到金华,我也推荐他们到这里参观。”市民程女士带着孩子隔三差五就到金华之光文化广场游玩。

城市的本质,在于“诗意地栖居”。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,金华大力打造15分钟城市阅读文化圈;建成文化礼堂总量和五星级文化礼堂数量均居全省前列;大力开展体育场馆建设,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全省第三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在全省排名靠前。

金华市民文明素质、城市文明程度显著增强。先进典型不断涌现,1055人被评为“金华好人”、189人入选“浙江好人榜”、17人入选“中国好人榜”、4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、3人获评“全国道德模范”、5人获评“感动中国”人物;禁烟控烟排名浙江第一;犬类管理省内领先;市区道路机动车、非机动车和行人守法率分别达到了99.1%、98.23%、97.6%;文化发展指数连续两年排名全省设区市第二,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位居全省第一方阵……

城市基层治理大创新

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。如何通过有效城市治理,切实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?

3年来,金华锚定推动城市基层治理水平现代化的目标,坚持环境整治和文明提升“两手抓、两手硬”,环境卫生5大长效机制和精神文明3大长效机制取得突破性进展。

为营造干净清爽的城市环境,金华全面推行“一把扫帚扫到底”的环卫管理体制。实现建成区内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等环卫工作全覆盖;建立智慧环卫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,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基础设施运作、保洁作业、垃圾处理等环卫工作的“精细化、科学化、智能化”管理。

做好垃圾分类是创建的重要内容,更是改善生活环境,事关百姓幸福感、获得感的民生实事。为有效破解城区垃圾分类“前端不愿分、终端难处理、缺长效机制”难题,金华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引领全国后,全面推行城市垃圾分类处置“两定四分”模式,市区二环以内的垃圾桶从30万只减少到1.2万只,投放点从1.63万个减少到2100个,市区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运实现全覆盖,城乡垃圾总量实现“零增长”,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5%以上,资源化利用率、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%。基本形成“全民可接受、财力可承受、企业可参与、长期可持续”的良好局面。

为了给市民群众创造整洁有序的居家环境。金华建立“街道主管、社区自治、物业负责、执法保障”的综合治理机制,聚焦社区“4+N”点位(“4”即背街小巷、社区居委会及周边、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、小区;“N”即公园、学校、医院、集贸市场、网吧等点位),深入开展社区“十大顽疾”整治,在实践中总结出“牛皮癣”整治“五疗法”、文明社区创建“八字经”等一系列好做法、好经验。

此外,针对老旧小区无人管、无从管、无法管问题,金华积极推进老旧小区物业(准物业)全覆盖。建立“居民提、业委会查、社区评、镇街核、主管部门考”的五方综合考评机制,对无物业、无业委会自治管理的小区宿舍,按照“有机构、有场地、有队伍、有经费、有机制”工作要求,以落实“保洁、保安、保序、保养”为基本原则,实现市区123个社区1339个小区物业(准物业)全覆盖。

物业有了,但是沟通不畅怎么办?金华在全省率先创新开发“信义居”平台,平台集成信息管理、在线缴费、在线备案、在线报名、在线投诉、在线投票、在线公示、物业服务管理、隐患上报、信用信息报告查询等十大功能,一举打通业主、物业、政府三方之间的数据链,构建起生命周期全记录、信用监管全方位、应用服务全天候、房地产生态全覆盖的监管体系,有效破解物业服务中的难点、痛点。

城市不仅需要地标这样的大门面,也需要沿街商铺这样的小门面。如果人人把门前管理好,公共环境将变为一道风景。金华全面落实“门前五包”责任制。一大批示范街、示范商户成为城市街头的文明自觉践行者。在源头实现对城市脏乱差现象的管控,城市环境卫生面貌大幅改善。

为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、文化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,金华持续推进信用城市建设,建成覆盖全市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,完善信用制度和标准规范,深化信用联合奖惩机制,先后推出“信义金”“信义贷”等十大城市信用体系创新应用。截至目前,好家风信用贷余额141.04亿元,惠及文明家庭119575户;“信义金”城市专项贷款已发放22962笔,累计金额18.93亿元;信义贷累计发放贷款13.7亿元,惠及297家企业。信用承诺指数排全国地级市首位。

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是创建的重要内容。金华在深化“最多跑一次”基础上打造“无证明城市”,累计清理各类证明4052项,98.6%的事项实现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。建成全市统一的无证明查询核验系统,涵盖全市1500个查询和出具证明机构,用“数据跑”“部门跑”代替“群众跑”;围绕公民个人出生到死亡、企业准入到退出“两个生命周期”,重点推进41项 “一件事”改革;首推“无证明、无证件、无复印”办事大厅,群众到窗口办事时忘带证件,还可以当场“刷脸办”。群众满意度达到了99.9%,经验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。

3年创建攻坚战中,金华不断完善志愿服务机制,市区17万余名志愿者书写了一幕幕动人的“雷锋故事”。以党员先锋志愿者为龙头,以“茶花姐妹”巾帼志愿者、“青春力量”青年志愿者和8890社会志愿联盟为骨干的“1+3”志愿服务体系不断完善,延伸出“红领巾”楼道长、”“一格一姐”巾帼服务机制等一批创新载体平台;建成常态志愿服务站282个,实现社区、服务窗口、公共文化场所全覆盖。志愿服务时数位居最热榜单“全国第二”。

创建,永远在路上;文明,没有休止符。站在新起点,踏上新征程,金华将继续深入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,保持高水平打赢文明创建荣誉战期间的良好工作状态,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和执着,在巩固文明创建成果、完善长效机制建设上善作善成、久久为功,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,提升城市文明程度,把金华建设成为和美宜居之城、共同富裕新家园、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,为全省打造“重要窗口”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多金华力量。

来源:浙江日报

加载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