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来5年昆明将加快海埂片区和大渔片区开发建设

昆明日报掌上春城
作为昆明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旅游度假区排头兵,未来5年,度假区将抓住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这一机遇,着力加快海埂片区品质提升和大渔片区开发建设,通过大力发展休闲度假、养老养生、高端商务、民族文化等产业,实现基础设施完善、产业优势明显、生态环境优美、人居环境优良、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,努力把度假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、国际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全域旅游示范区。
民族村提升改造创建“5A”级景区
今年,度假区加快推进云南民族村提升改造以及创建“5A”级旅游景区工作,继续实施环湖生态、旅游、文化“三圈”建设,力争年内完成海埂公园中心景观及配套设施的收尾工作,完成招商和对外营业,打造观光旅游消费新亮点。
在基础设施方面,位于度假区大渔片区的呈澄高速大渔互通式立交(昆玉高速与渔浦路交叉)项目已经建成通车,实现昆明东南片区与火车新南站、长水机场快速连接,将进一步带动片区旅游经济的发展。度假区将持续强化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,大渔片区重点建设大渔立交、古滇路北段、飞虎路南段等工程,进一步完善道路基础设施;海埂片区重点推进交通微循环改造,加快城市公交场站建设。
旅游公厕建设方面,10月30日以前,将全面完成今年旅游公厕文化标志、标牌、引导牌等的提升改造。“十三五”期间新建、改建公厕178座,其中新建93座,提升改造85座;此外,免费开放社会公厕34座。
捞渔河湿地公园正申报“国家级”
近年来,度假区围绕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,抓好滇池治理、河道保洁、环境美化、节能环保、绿色低碳各项工作。海埂公园、盘龙江西岸入湖口湿地公园、捞渔河湿地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必达之地,以永昌湿地为主的滇池湿地被评为“全国最美湿地”。
以捞渔河入河口湿地公园为例,这里已经成为度假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,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,还能够看到捞渔河水从进入湿地、到流进滇池的完整湿地进化过程,以及约200余亩的独特水上森林景观。今年3月,60万株郁金香竞相绽放,吸引上万市民前往观赏。
度假区环保局介绍,目前,捞渔河湿地公园正在申报国家级湿地公园,相关部门已按国家规范编制了规划,并已上报国家林业局审批。根据《云南昆明捞渔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》,度假区将通过建设捞渔河国家湿地公园,保护大渔片区湖滨湿地生态系统结构,恢复水文和自然岸线的湿地群落结构,发挥其水源涵养与水质净化的生态功能,使之成为滇中地区湿地保护和环境治理的一个典范,为滇池水环境改善以及我国高原湖泊湿地保护提供示范。